飞行员质疑机场安检漏洞 安检员未受检进禁区
内部规定首次进入受检
“无论航空公司人员、机场人员,或是民航局的人员,进入禁区,必须经过安检。”昨日,民航华东管理局相关人士明确,持有禁区通行证的民航工作人员,经过机场员工通道进入禁区,“安检的等级和内容,与普通旅客完全一致。”
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去年10月31日发行的《南京空港》中,曾有一篇该机场安检部门发表的文章,注明工作人员进出安检的注意事项。其中提及,工作人员接受安检期间,应主动配合安检人员的各项查验,提前取出随身物品,或脱下外套,并做到不故意藏匿违禁品。工作人员进入禁区、机坪时,不得随身携带民航局明令禁止的违禁品,如打火机、火柴、各种刀具等;此外,工作人员严禁利用工作之便为旅客夹带被安检人员禁止带入隔离区内的限制携带物品。
对于安检员也需要安检的说法,浦东机场安检部门也予以确认。“安检人员甚至不能携带其他物品进入禁区。”浦东机场安检护卫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解释,在实际工作中,安检人员在一天之内,往往需要多次在“禁区线”的内外往来。因此,安检部门内部安保工作条例中规定,遇到这种情况,执勤的安检人员只需要在每天首次进入安检区时受检。该人士同时提及,这个条例通过了民航管理部门的审核。
该人士坦言,微博中提到的情况事出有因,当时没过安检就走员工通道的三名人员,分别是安检部门的总值班以及两位分部门负责人。眼下,机场正在开展安全服务教育,这三人当时正在各个安检通道检查员工的服务细节。“安检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背景和纪律审查,实际上要求更高。” 早报记者获悉,普通安检员在每天上班前,统一发放通行证,上岗工作。下班后,证件将被收回。
机场安检“漏洞”事件
机场安检关乎航班安全,任何人都不应有“豁免权”,或在执行安检规定时“偷工减料”,但近年来,机场安检仍时不时暴露出一些问题引发讨论。
去年3月28日,歌唱演员廖昌永计划搭乘国航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前往北京。临近航班起飞的当晚7时10分,廖昌永和其助理才带着行李箱匆匆赶到机场。
怕赶不上航班,廖昌永向机场安检求助,一名安检员私自决定“行个方便”,遂协助廖昌永和助理快速通过安检(两人都经过人身和行李安检),并陪同两人前往国航1516航班登机口。在安检员和现场工作人员协商后,助理也上了飞机,但在助理返回候机楼时,机组发现助理既无登机牌也没通行证,机长决定让所有旅客下飞机,旅客和随身行李再次安检,航班因此延误了约2小时。
2009年2月,一架从广州飞往上海的MU5304航班正准备起飞,机组人员清点人数时发现机舱里有106人,但地面报告通过安检是105人。经核查,原来是一名四五岁的小乘客未办理登机手续却顺利登上了这架飞机。事件造成该航班延误4个多小时,广州白云机场赔偿每名乘客200元。
浦东机场安检护卫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解释,在实际工作中,安检人员在一天之内,往往需要多次在“禁区线”的内外往来。因此,安检部门内部安保工作条例中规定,遇到这种情况,执勤的安检人员只需要在每天首次进入安检区时受检。